【东莞制造华为P50 Pro手机 很出类】讲好芜湖故事从铁门槛开始

  讲好芜湖故事从铁门槛开始

  神山公园,讲好不仅一直是芜湖芜湖的一处重要风景名胜,也镌刻着诸多芜湖城市历史脉络。故事这座公园内,从铁有一处铁门槛,门槛是开始东莞制造华为P50 Pro手机 很出类传说中的干将莫邪铸剑遗迹重要组成部分,它也是讲好我们这座城市,乃至皖江地区的芜湖骄傲。

  一

  铁门槛位于芜湖神山公园风景区内,故事是从铁干将莫邪铸剑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门槛芜湖新十景之一“赤铸青锋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干将莫邪铸剑遗址分布于大小火炉山、开始赤铸山和马鞍山。讲好至今在这一带还散落着淬剑池、芜湖砥石等遗址,故事当然,这其中铁门槛无疑是一处非常关键的遗址。1978年,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侯仁之先生曾亲临神山一带考察,经过慎重细致地考证,侯老最终确认神山及其周围的三座小山,就是干将莫邪当年为吴王阖闾铸剑之地。1979年,侯老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言,呼吁保护这一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炼钢遗址。从此,干将莫邪铸剑遗址逐渐广为人知,而铁门槛作为一处先秦时期的佳能EOS R6相机 超拔萃冶炼实地而备受世人瞩目。上世纪80年代中期,我市有关方面对铁门槛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,并请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题写了“铁门槛”三字,最终勒石于铁门槛旁,彰显了神山景区厚重的历史底蕴。

  干将与莫邪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,北宋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“楚干将坟,在(芜湖)县东北九里。”《古今图书集成》也有干将埋在“宣春城北”的记载。古宣春城即汉芜湖故城,明代芜湖县城东门名为宣春门,即由此而来。清康熙年间编纂的《太平府志》则记载道:“神山在县东北九里,与赤铸相连。《图经》云:‘干将淬剑于此’,上有磨剑池。”,此外,《吴越春秋》《搜神记》《晋书》《列士传》等文献均有记载。后来,1926年10月,鲁迅先生又将这段故事演绎成《铸剑》一文,收入在《故事新编》里。从而使这个多少带有点浪漫色彩的传说家喻户晓。

  干将莫邪的故事,许多来过芜湖的文人墨客均在他们的诗文中提及此事,北宋绍圣元年(公元1094年),佳能EOS R6相机 特杰出诗人黄庭坚就曾携家眷隐居在神山、赤铸山一带,时常访古探幽,并写下“读书在赤铸,风雪弥青萝。汲绠愁水断,树酷怯路蹉。玉峰凝万象,绿萼啄群螺;古剑摩空宇,寒光启太阿。”这里的“古剑”“太阿”即指干将莫邪铸剑一事。明代汤显祖当年来芜湖时也曾写有一首《赤铸山》,诗云:“干将昔此铸芙蓉,风雨千年古上松。借问阊门腾虎气,何如江上锁蛟龙!”说的也是干将莫邪在芜湖赤铸山铸剑之事。此外,还有明代王浃的《神山》:“地僻招提静,云凝时雨来,剑池仙迹杳,流水暗生苔。”清代袁昶的《干将试剑泉》:“泉无一日竭,剑有千年锈。唤良工淬治,光腾尚方宿。”当代孙文光的《芜湖十咏·赤铸青锋》:“昔闻干将铸芙蓉,淬剑池存识旧踪。浩气荡开新宇域,千山风雨啸青锋。”至于芜湖的各种地方文献,包括历朝修撰的《芜湖县志》,对干将莫邪在芜湖铸剑一事也均有详细记载。如民国八年(1919)版《芜湖县志》就记载道:“火炉山在县东北六里,约十五丈。有大小二座,中有一道,名铁门槛。相传干将造剑设炉于此,因以为名。”这段话,至今仍是铁门槛来历的一个关键史料。

  二

  据《吴越春秋》记载,“干将者,吴人也,与欧冶子同师……”(见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第四》)请干将铸剑是吴王阖闾,此时位于吴国东南面的越国一直以吴国为敌国,公元前496年,吴王阖闾正是死于与越王勾践的战争中,其后,公元前494年3月,新任吴王夫差又将越国打败,将越王勾践带入吴国为仆,成语“卧薪尝胆”就发生在这一时期。干将铸剑可以肯定是发生于勾践臣吴之前的事。综合《春秋左传集解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8月1版1印)、《吴越春秋》(岳麓书社2006年8月1版1印)等新旧文献资料记载,干将铸剑的时间上限应是在阖闾战败越王允常之后,下限应是阖闾再次发动对越国的战争中剑身亡之前,也即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496年的这十四年间。在这短短的十四年里,吴王阖闾终于将吴国打造成一个超级强国,而阖闾本人也跻身“春秋五霸”的行列。直到公元前496年夫差当上吴王之前,芜湖一直处于吴、楚两国的交替统治下,正因如此,芜湖才有“吴头楚尾”之说,但芜湖一地,却从未被越国占领过。而且,在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496年这14年中,芜湖正处于吴国的绝对统治之下。此外,在这14年中,吴越两国一直处于一种敌对状态。伍子胥就曾对吴王阖闾谏言:“越在我,心腹之疾也。壤地同而有欲于我。”因此干将在芜湖铸剑就显得顺理成章了。

  干将莫邪选择芜湖作为铸剑之地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芜湖附近冶炼的原料(铁矿石)和辅助材料(石灰石)都非常丰富,而冶铁所需的主要燃料木炭则可以通过青弋江、水阳江就近从皖南山区源源不断地运来,使芜湖古代的冶炼业早就名传遐迩,从而有了“铁到芜湖自成钢”的说法,远近闻名的芜湖“三刀”(菜刀、剪刀和剃头刀)和铁画就是现成的例子。芜湖境内富含优质铁矿的山头随处可见,而且品种齐备,磁铁矿、锰铁矿等一应俱全,神山、赤铸山,还有赭山,远远望去哪一座不是红彤彤如烈日。所以《江南通志》云:“赭山丹赤,郡名丹阳”,再加上邻近的铜官山、南陵县的铜矿,马鞍山的铁矿,都为干将莫邪在芜湖铸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
  三

  在芜湖,关于铁门槛的由来,民间传说都是与干将莫邪铸剑赤铸山这则神话故事相关联。干将在铁门槛设火炉,他为吴王铸了名剑后,应该是一件有功受奖的好事。然而干将自从铸成剑以后,整天愁眉不解,他妻子莫邪一再问他为什么,他终于说出来了。吴王是个性疑心毒的人,他怕我再为其他国君铸剑,因此剑铸成后,一定要把我杀死。我想献剑之日,就是我命尽之时,我们夫妻要永别了。干将铸的剑是雌雄两把,他把雄剑埋在门前的一棵松树下面,告诉妻子,将来要偷偷传给儿子为我报仇,便提着一把雌剑昂首怒目地走出自家大门。

  当他经过神山山麓,看到了炼剑炉时,这炉是铁做的,约有一丈多高,他注视着围着炉走了几圈,圆睁着眼,一咬牙,猛起一脚踢倒了炉子,炉子横躺在地上,几千年后,神山山麓有条黑色土埂,其硬如铁,人们把它叫做“铁门槛”,据说就是被干将踢倒在地的炼剑炉。

  上述这一传说,在芜湖及其周边地区影响很广,1959年芜湖日报社将报纸上“话说芜湖”专栏的文章精选50篇编辑成册,其中收录的《干将造剑》一文即沿袭了明、清以来本地正史和野史上记载的这一传说。

  此外,智永和尚与芜湖神山“铁门槛”的故事,在民间也广为流传。

  智永和尚(生卒年不详),南朝、隋朝人,本名王法极,字智永,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书圣王羲之七世孙,第五子王徽之后代,号“永禅师”。

  智永善书,书有家法。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《兰亭序》,带到云门寺保存。云门寺(原名永欣寺)有书阁,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,留下了“退笔冢”“铁门槛”等传说。

 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。他创“永字八法”,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。所临《真草千字文》八百多份,广为分发,影响远及日本。即使现在,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。

  相传,智永和尚曾云游至芜湖神山,向他索要书法作品的络绎不绝。因其在云门寺留下了“铁门槛”的故事,加之芜湖神山自古被传为干将莫邪铸剑地,因此也把神山进山的路口称之“铁门槛”。

  说到铁门槛,还有一件文化盛事不能不提。上世纪80年代,当时的市园林管理处主任吴肖同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,他在职期间充分利用其人脉关系,先后请来许多文化名流为芜湖景点题词,如楚图南为老中江桥,尹瘦石、黄叶村为赭山公园、柳春园、翠明园等,还有红学家冯其庸、管桦(《小英雄雨来》作者,京城画竹大家)、林散之等大师都在那个时期为芜湖景点题写过匾额,刘炳森也为芜湖神山公园题写了“铁门槛”。作为国内顶级隶书大师,刘炳森的题字,也为铁门槛增色不少。

  干将莫邪铸剑已是2500年前的事了,铁门槛也沉睡得太久太久了,以至于许多原本明了的脉络,也被覆盖上厚厚一层的尘埃。值得庆幸的,这些铸剑遗址几乎还保持着原始的模样,今天我们看到的淬剑池也罢,砥石、铁门槛也罢,几乎和当年黄庭坚、汤显祖见到的一模一样。讲好芜湖故事,从铁门槛开始,也许正当时!

  谢迎春